对于冰科学家来说,没有什么比早上 6 点醒来并知道早餐后即将踏上海冰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了。在冰采样之前,我早上的例行工作包括检查无人机摄像头和电池、收集冰测量设备,以及吃一顿丰盛的早餐,为接下来 6 小时的冰采样做好准备。之后,我和其他九位科学家将我们的全身潜水服拉到头上,排队开始我们一整天的冒险。

今年,我在 CCGS 阿蒙森号上结合使用无人机和直升机摄像机对银娱优越会线路内的海冰进行空中勘测。由此,我将计算冰浓度并对整个区域的表面特征进行分类,以更好地了解银娱优越会线路冰融化过程中的冰过程。我还将生成高程模型来确定浮冰的表面粗糙度和冰的厚度。在北极成功完成无人机勘测会遇到许多相关的并发症——冰冻温度、GPS 信号极弱、持续大雾和高风速。这极大地限制了无人机在北极的应用,使这些调查变得独一无二。

完成海冰上的无人机勘测与在陆地上驾驶无人机非常相似。当我第一次到达浮冰时,我会找到一块平坦、干燥的冰来设置无人机并为无人机制定勘测飞行路径。这样,无人机就可以使用 GPS 定位自动在特定区域的冰面上方飞行。无人机在冰上飞行最复杂的部分是着陆,因为在无人机进行勘测时,冰会在无人机下方移动。这意味着当无人机自行着陆时,需要手动超控才能将其定位回原始起飞位置,这样无人机就不会在开阔水域着陆。到目前为止,这已经导致这里出现了一些压力情况,但值得庆幸的是,迄今为止所有无人机都没有接触过海水!

更多现场故事